### 新陶盆与老陶盆的“多肉之争”:谁才是真正的根系守护者?
春日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窗台上,那些胖嘟嘟的多肉叶片仿佛在窃窃私语:“我们想要一个会呼吸的家。” 而花盆的选择,恰恰决定了它们能否在2025年继续“胖”得理直气壮。今天,我们就让新老陶盆来一场硬核PK,看看谁更能俘获多肉的芳心。
老陶盆像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,采用传统拉坯工艺,粗泥干拉,盆壁厚实却布满肉眼难见的气孔。“呼吸感”是它的王牌,水分蒸发快,根系不易闷烂,尤其适合“手滑党”——浇水过量也能靠盆壁自救。
而新陶盆则是现代工艺的产物,灌浆成型,薄如蝉翼却因添加胶剂牺牲了透气性,仿佛给多肉套了层塑料膜,夏季高温时容易让根系“中暑”。
胜出者:老陶盆(透气性碾压,多肉根系直呼“舒服”)
老陶盆的粗犷工艺让它抗摔打能力一流,十年如一日地稳坐阳台,盐碱渗出形成的斑驳反而添了复古韵味。
新陶盆虽宣称“耐摔”,但长期暴晒后胶剂老化,两年就可能粉化成渣,像极了青春易逝的网红脸。
胜出者:老陶盆(时间是最好的裁判)
新陶盆胜在款式花哨,浮雕、釉彩应有尽有,适合追求ins风的年轻花友。但注意!上釉的陶盆会堵住气孔,变成“美丽的废物”。
老陶盆则走素雅路线,粗陶的质朴衬托多肉的萌态,尤其适合老桩多肉,仿佛天生一对。
胜出者:平局(审美无高下,但实用派选老陶盆)
若你信奉“多肉活着才是王道”,老陶盆是不二之选;若更看重装饰性,新陶盆可作点缀,但务必避开上釉款。
附:新老陶盆对比速查表
| 对比项 | 老陶盆 | 新陶盆 |
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透气性 | ★★★★★(气孔丰富) | ★★☆(胶剂阻隔)|
| 耐用性 | ★★★★★(抗风化)| ★★☆(易粉化) |
| 价格 | 较高(工艺复杂) | 较低(批量生产)|
| 适用场景 | 阳台、庭院长期养护 | 短期装饰、室内摆放 |
结语
养多肉就像养孩子,花盆是它们的“学区房”。老陶盆或许不够时髦,但它用岁月沉淀的智慧,为多肉撑起一片自由的天空。而新陶盆的青春活力,更适合偶尔的浪漫邂逅。2025年了,你会为多肉pick谁呢?
(悄悄说:粗陶盆才是隐藏冠军,透气与保水兼具,新手闭眼入!)